6年北京地下水位“增高”9.64米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田晨旭)记者14日从北京市水务局了解到,通过北京市近年来推动的河湖生态复苏工作,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累计回升9.64米,超采区面积比2015年最严重时减少82%。健康水体达到86%,水生态环境正不断向好。
游客在永定河畔散步(2021年5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北京是特大型缺水城市,曾一度为河水断流、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所困扰。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介绍,为让北京市河湖再现生机,北京市水务部门通过4次生态补水工作,探索出“以水开路、用水引路”生态治理模式,基本形成了多年干枯河流复苏模式。去年在潮白河等流域推广实践,断流22年的潮白河干流实现全线水流贯通。
在“南水”有力支撑,人水矛盾初步缓解的背景下,北京市严格贯彻“节水优先”战略,全市生产生活用水始终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另一方面,统筹调度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南水北调、再生水等多水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将洪水化害为利、高效利用。
鸟儿在园博园永定河河段内栖息(2021年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潘安君介绍,北京市水务部门充分利用现有砂石坑、蓄滞洪区、河道水网回补地下水,去年以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增加储量29.4亿立方米。此外,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北京市健康水体从60%提升到86%,浮游植物种类从210种增加到447种,浮游动物种类从108种增加到304种,底栖动物种类从44种增加到230种,大型水生植物从46种增加到81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丰富。
标签: 北京南水北调地下水位底栖动物
相关阅读
-
6年北京地下水位“增高”9.64米
通过北京市近年来推动的河湖生态复苏工作,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平... -
北京东城将5天完成在校生全员核酸检测
在15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 -
700多个市场主体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将700多个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
无本金、无囤货、无风险就能赚钱?——...
近期,一种号称“无货源开店”的广告在一些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兴... -
“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标准发布
中国棉花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标准,并将于4月1日起... -
国家统计局:我国一季度经济平稳发展态...
国家统计局介绍,1—2月份,生产需求指标有所回升,工业生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