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烟台市聚焦构建中心城区 用情用力答好发展之问

2022-02-25 10:21:45    来源:大众日报

2月24日上午,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高度关注,广大烟台市民在为过去一年发展成就深感自豪的同时,更对今后五年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报告中哪些词汇最热?预示了烟台未来怎样的发展方向?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促转型

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核”之一,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赛道上,烟台始终以坚定的步伐走在全省前列。“烟台制造”助力航天、高铁、核电、深潜等“大国重器”问天探海,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新”经济占比达到33.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8.3%,比2016年提高了16.4个百分点,上市企业增至55家,境内总市值居全省首位。

报告提出,2022年,烟台市将聚焦构建“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2022年将持续扩大内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实现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前,全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共计164个,总投资5852.9亿元,居全省第一。在全力抓好省级重点项目的同时,烟台市还将加快实施总投资1.36万亿元的382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上,努力实现更多实物工作量。滚动推进“千企技改工程”,实施10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

今后几年,烟台市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将各项工作置于“全国一流、全省三核”的坐标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率先塑成优势,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努力实现争先进位。到2026年,制造业迈上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上市企业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左右,“四新”经济占比达到40%左右,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

深改革

过去五年里,烟台市始终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商事制度改革、一体化信用监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中韩产业园、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获批,自贸区烟台片区在全国复制推广9个首创经验,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15亿元,国际友城达到44个。

谋划新一年重点工作,烟台市将深化改革开放列入七大重点工作,报告提出,将巩固提升国企改革成效,推动泰和新材、冰轮环境等开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同时,落实全面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稳步推进烟台银行系统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供热、供水一体化改革。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烟台市将充分发挥中韩、中日等产业园作用,建成投用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二期,深化与日韩产业、人才、文化、市场互通互融,畅通中日韩“海上高速公路”。同时,落实RCEP 先期行动计划,打造烟台RCEP合作示范基地,落实“6小时通关”机制,建设产业合作发展中心、国际合作示范园区,构建贸易物流黄金大通道。此外,还将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着力招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三类500强项目150个以上、央企强企二级总部3个以上。

拓空间

烟台山下“朝阳街”,二里地外“所城里”。如今,随着烟台市推出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芝罘仙境”,所城里与朝阳街作为项目的主体,已重焕生机。烟台市高标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滨海黄金旅游带、夹河生态景观带等重点规划,“五个新城”空间布局基本形成。烟台市获批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完成137个老旧小区改造,治理违建1240多万平方米。

报告提出,未来,烟台市将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加强精细化管理,形成“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同时,科学定位城市商业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创新中心、航运中心,使“五个新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高质量发展拓空间,烟台市还将把海洋作为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强市。打造海洋经济发达的标杆城市,大力发展海工装备、海洋工程等产业,全面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争创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

县域经济是烟台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最大的增量空间、最大的增长潜力。报告提出,未来几年,烟台市将重塑县域发展优势,按照“一领二转三突破”思路,推动龙口领先发展,招远、莱州转型发展,海阳、莱阳、栖霞突破发展,走出产业兴旺、城市繁荣、乡村美丽、共同富裕的县域振兴之路。

惠民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报告提出,2022年烟台市将着力做好七大民生实事,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奋力突破。其中,在就业方面,将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新设公益性岗位2.5万个,开展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9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教育方面,将启动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60%;新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巩固“双减”工作成效,全面推行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争创职教改革成效明显市。烟台市还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开工建设八角湾体育公园,新建体育场地100处以上;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海上运动等,提升改造烟台体育公园,推动体育事业上水平、体育产业大发展。

“强化就业优化导向,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瞄准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今后五年,烟台市还将高水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优服务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烟台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200条,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76.6亿元,159类证照实现数据共享,142条政策“免申即享”,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优化营商环境,烟台一直在路上。报告提出,2022年,烟台市将实施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扩大“烟必行”品牌效应。同时,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机制,实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用好“政企通”服务平台,实现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放大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打造名副其实的城市“总客服”;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舒困。与此同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开展2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上市企业组成联盟,促进本土企业抱团合作搞科研,提品质,闯市场。

未来,烟台市还将大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梯次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200家。

标签: 产业兴旺 城市繁荣 共同富裕 县域振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