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非冷链货品传播风险较高,北京新规:非急用品需存放七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胡宁)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今天通报了北京对进口非冷链货品的管理新规,无特殊急用货品,原则上应当至少存放7天。
进口非冷链货品包括国际邮件、快递、工业零部件等。
徐和建说,从近期国内和本市多起确诊病例溯源情况看,进口非冷链货品传播风险较高,为有效防范疫情输入风险,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办公室要求全面加强进口非冷链货品管理。
新规首先要求加强源头管控。进口非冷链货品入关时,海关部门要按规定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处理工作。入境后,无特殊急用货品原则上应当至少存放7天,存放时间从海关部门预防性消毒处理当日起算。急用货品要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后再使用。
其次要开展内外同检,各进口单位在收到货品后,鼓励对内外包装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第一时间向属地和疾控部门报告,开展相关处置工作。检测结果为阴性后,使用前再对内、外包装表面进行全面消毒。
第三,要做好溯源登记。进口非冷链货品在通关、存储、运输和使用等环节应做好登记,有关单位要建立详细的货品台账,做好核酸检测、消毒、转运、销售和使用流向记录,做到每批次货品流向可查询、可追溯。
第四,做好专区存放、专人负责。所有进口非冷链货品要根据来源国家或地区进行物理分离。各进口非冷链货品单位和使用单位要设置货品的专门存放区,单独进行存放。安排专人负责,严格落实消毒卫生等工作制度。
相关阅读
-
进口非冷链货品传播风险较高,北京新规...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今天通报了北京对进口非冷链货品的管理... -
以更青春的方式唱响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之音
4月5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 -
上海方舱医院志愿者实录:战斗的姿态是...
自从上海进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疫情防控的... -
共青团中央开展 “清明祭英烈”主题慢...
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为引导社会各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 -
清明时节不只有雨纷纷 大数据告诉你一...
今天(4月5日)开始,我国进入清明节气,这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 -
核酸检测现场 上海居民“花式”致谢援...
4月3日起,全国多地的医疗队陆续抵达上海,全力投入上海全市的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