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残奥雪上项目迎历史突破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6公里坐姿比赛结束后,摘得银牌的中国运动员单怡霖高举金色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庆祝。 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李峥苨/摄
本报崇礼3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捷报频传,在今天举行的残奥冬季两项短距离比赛中,24岁的刘子旭和17岁的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郭雨洁分别摘得男子6公里坐姿和女子6公里站姿金牌,实现了中国残奥雪上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赛前,我想争取个好成绩,没想到最终能拿金牌。”快到终点处的一个趔趄让现场观众为处于领先位置的刘子旭捏了把汗,但他迅速调整身体,收获了中国代表团在本届赛会的首枚金牌。由于中国残疾人雪上项目起步较晚,这枚金牌也成为中国残疾人选手获得的冬残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和首枚个人项目金牌。
“很激动,也很冷。”今天在比赛中创造了历史的刘子旭坐在雪车上直打哆嗦,他回想起5年前从射箭转项到越野滑雪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正是刺骨的寒意,“那会儿在黑龙江训练,冷到穿大棉袄都不行,冻得手疼脚疼。”但相比于瞄准靶心的专注,他更喜欢越野滑雪和射击交替时动静转换带来的挑战性,“无论滑行还是射击都不简单”。
2008年,一场车祸让刘子旭遭遇单侧下肢截肢,他一度陷入无助与绝望。2013年,16岁的刘子旭被陕西省残联射箭队选中,“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让我重燃斗志,也是我运动生涯的开始。”4年后,得知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选拔运动员,向往更大赛场的他决定转项,并且顺利通过筛选,于2017年底加入集训队。
射箭的底子很快起了作用,刘子旭在冬季两项的射击部分展现出过硬实力,成为该项目极具竞争力的选手。他在去年残疾人北欧滑雪欧洲杯大赛中夺得的金牌也成为中国队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世界大赛金牌。而在今天的比赛中,正是弹无虚发的精彩表现,再次把他写入项目历史,“这一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正是种种挫折和磨炼造就了现在的我,我坚信生活不会辜负坚持努力的人。”
刘子旭夺冠1个多小时后,河北姑娘郭雨洁在同一场地夺得中国队在冬残奥史上的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对此,她同样“出乎意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未能出国比赛,这让她在赛前不免忐忑,“相当于黑灯瞎火,自己埋头苦练,难免觉得可能比不过别人”。但当比赛正式开始后,她突然发现,“我们和国外选手有得拼,我们也不错。”
2004年,郭雨洁出生在张家口市尚义县南壕堑镇一个普通家庭,在运动方面颇具天赋,曾被河北省体操和游泳项目集训队选中,但父母觉得女儿年纪尚小,也怕耽误学业,没让她离家。直到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残疾人冰雪项目迎来发展契机,郭雨洁才参加了国家滑雪队在张家口进行的选拔并成功入选。郭雨洁表示,外教和中方教练的紧密配合,打蜡师等专业人员的助力,枪支器材的不断升级,都给了她们角逐冬残奥会赛场的信心。
在今天的残奥冬季两项及残奥高山滑雪比赛中,除两枚金牌外,中国代表团还收获了3枚银牌和3枚铜牌,暂列奖牌榜第一位。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
中国冬残奥雪上项目迎历史突破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6公里坐姿比赛结束后,... -
南方电网如何护航香港“菜篮子”
走进广州增城区幸福田园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业的运输车辆、农业... -
“鸟巢”再变身 航天力量打造冬残奥会...
3月4日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举行,用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展... -
她带着“天价药”药盒进京开两会,咋回事?
更要把这些群体的呼声反映到全国两会上杜丽群(右二)在广西百色市... -
海南共青团办公益集市,线上线下助力青...
3月5日,海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在筑梦大道·中国青年厅启动。... -
拼搏成就梦想 奋斗创造精彩
中国代表团北京冬残奥会首金、中国队选手残奥雪上项目首金、个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