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老字号创新!云南紧扣市场做强企业 坚守技艺不断求变

2022-05-31 08:39:01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谈起“老字号”3字,每块牌匾背后都蕴藏着一段独特的故事。由具有“老字号”称谓的云南省通海县豆沫糖糕点厂(以下简称“通海豆沫糖厂”)生产的“秀山牌”系列产品,作为当地及云南豆沫糖糕点行业优秀民族品牌和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代表,出自通海的“秀山牌”豆沫糖、荞饼等因其商业价值、品牌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虽然多数“老字号”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部分企业却因机制僵化、观念陈旧、创新不足、传承无力而面临发展困境。

为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建设自主品牌、全面促进消费、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出炉,同时,云南省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云南在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等方面加大了力度,对助力云南“老字号”企业焕发生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海豆沫糖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抓住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发展意见、发展措施机遇,在坚守几十年豆沫糖制作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使通海豆沫糖厂在行业竞争加剧、生产工艺老化、营销模式需求变中迎来市场新变革。从5月31日起,《区域》版块推出云南老字号企业——通海豆沫糕点厂“华丽转身”系列报道。

坚守技艺不断求变

近年来,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不断完善“老字号”促进体系,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自2006年启动“振兴老字号工程”以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建立老字号保护体系、促进体系和挖掘老字号内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不少“老字号”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国潮热”的崛起,一些“老字号”品牌也乘势而上,正在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创办于1956年1月的云南省通海县豆沫糖糕点厂,由当时通海县各糖果、糕点商号、作坊共51户公私合营组建而成,是云南省第一家规模化生产豆沫糖的企业,并于1980年注册了“秀山牌”商标。

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兴起,为适应市场的走向与发展,企业改制重组,依旧以传统技艺为核心,并走上了不断探索、不断求变的发展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通海县豆沫糕点厂自20世纪50年代创办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自幼饱受滇商文化熏陶的80后“掌门人”许传震,秉承着诚实、守信的滇商精神,使“老字号”历久弥新,蒸蒸日上。

“秀山牌”豆沫糖因具有香、酥、脆、甜等特点,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在早期发展阶段,生产豆沫糖的小企业、小作坊数量众多、工艺简单、规模较小,没有产生较大的产业效益。

在此基础上,通海县豆沫糖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规范生产工艺,许传震从父亲手中接过传承通海豆沫糖糕点厂“接力棒”后,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生产制作、包装工艺落后等因素,用自己所学知识,在坚守几十年手工制作工艺不流失基础上,大胆在部分豆沫糖和糕点类产品生产、包装、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将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进行融合发展,使企业走上了良好的发展轨道。

经过多年的创新与发展,通海县豆沫糖厂目前有两个生产厂区,一个在通海县城东郊,专门生产豆沫糖系列,另一个在秀山街道太和街50号,专门生产糕点类产品。

走进秀山街道太和街50号的糕点生产厂区,并没有见到流水线的机械设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生产小荞饼的工人坐在凳子上,身旁摆放着已经和好的荞面,她们熟练地在圆形的模具上垫一层纸,然后随手捏过一坨面,熟练地轻轻压一下、翻过来,一个软软的圆形小荞饼就成型了。

作为企业的第三代掌舵者,许传震从父辈手中接过的不仅仅是“接力棒”,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他不愿让传了几代的手艺丢失在机械化的流水线上,坚持纯手工制作,只为了把通海豆沫及糕点的“老字号”味道传承下去。

紧扣市场做强企业

有专家指出,对于像通海县豆沫糖厂这样的“老字号”企业,如何在坚守住豆沫糖、糕点手工制作传统技艺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在新产品研发、营销方式上求变,这将是企业做大做强面临的必由课题。

对此,许传震认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在继承上的创新,是创新和匠心的融合。只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融合,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推动产品和服务品质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并非所有的“老字号”品牌都能“华丽转身”。数据显示,目前,省有关部门认定的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只有20%—30%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中。

为此,省食品协会相关专家表示,“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普遍面临4方面困难:观念和机制落后,不少“老字号”企业满足现状,不谋求新发展,创新动力不足。产品陈旧,技术落后,掣肘了“老字号”品牌商业价值的提升。人才流失严重,稀释了“老字号”品牌的发展活力。现代品牌意识淡薄,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对外宣传不够、营销渠道不广、市场需求难以扩大、品牌价值和品牌效益逐步降低。

“老字号”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在传承中创新变身“弄潮儿”?在许传震看来,“老字号”的工匠技艺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

下一步,企业将全力扎实做好“老字号”守正、传承工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持续加强传承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范围,引导更多年轻人学习、钻研、发展各项“绝活绝技”,使得“老字号”与时俱进、基业长青。

同时,他建议,建立“创新匠心”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制造强县战略的“硬利器”,成为地方经济竞争的“软实力”。

结合规划与发展,通海县豆沫糖厂在营销方面,不仅在线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融入,特别在建立自己的实体店、旗舰店、加盟店等方面也开始发力。

“秀山牌”豆沫糖、糕点系列产品,是通海及玉溪市等地的传统特色产品,其中,“秀山牌”豆沫糖享有行业“一枝独秀”的美誉。

该厂生产的“秀山牌”豆沫糖历史悠久,60余年来,该产品不仅是通海人及附近多地老百姓、消费者办理订婚、结婚、过生日等的必备糖,还是进出通海购买相送亲朋好友的礼品。

正因如此,负责销售的许传恒很有信心将通海豆沫糖及部分产品在已有滇中、滇南等加盟合作基础上,还正在做销往云南各地及部分省外市场的规划与布局。

据了解,该厂在传承发展通海传统糕点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今年计划生产的糕点有五六十个品种,其中,“中秋月饼”就达32个品种。

许传震表示,今后将在“网络+实体店”上发力,不断引进人才,加强外拓力度,创新营销模式,力争两年内将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标签: 通海豆沫糕点厂 华丽转身 云南老字号 秀山牌豆沫糖 云南豆沫糖糕点行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