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 去年检察机关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3.3万余人次
(资料图片)
本报北京2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今天做客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时表示,涉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是重要的司法问题,更是突出的社会问题。2022年,检察机关共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3.3万余人次,较2021年增加4.8%。
针对未成年罪犯刑满释放后因“标签效应”难以融入社会等问题,最高检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实施办法,细化封存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程序等,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那艳芳表示,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不能止于办好个案,更重要的是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做实诉源治理,力防相关案件反复发生。2022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
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发现晚的问题,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狠抓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建立强制报告“每案必查”机制,发布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追责典型案例,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医疗系统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典型案例。制度施行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通过强制报告发现、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000多件。通过“每案必查”机制倒查发现相关责任主体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后,推动追责700余人。
同时,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性侵犯罪持续上升问题,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持续落实入职查询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已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开展入职查询2000余万人次,解聘有前科劣迹人员6800余人,通过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预防,让隐匿的“大灰狼”无所遁形。
那艳芳指出,“一号检察建议”是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的牵引。4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携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狠抓“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协同查访中小学校、幼儿园11万所,监督整改安全隐患1.5万个。2022年,“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被纳入全国校园安全常态化督查范围,检察机关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680余人,同比下降35.6%。
“2023年,将聚焦网络传播黄赌毒、酒吧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危害未成年人食品药品安全、侵犯残疾儿童合法权益等重点领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那艳芳表示,新一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协同相关部门推进标本兼治,以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的良好成效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
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 去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今天做客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时... -
全球时讯:让考核最大限度向实战聚焦
2月15日,空降兵某旅野外综合训练场上,一场实战背景下的“三实”考... -
ChatGPT将如何影响未来战争形态
美国硅谷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近期发布一款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 -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 ...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21日,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扎... -
应急管理部调度指导救援处置 全力搜救...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2月22日13时许,内蒙古阿拉善... -
文旅部印发通知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
(记者郑海鸥)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