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讯:创下5个国际首次!“羲和”探日成果正式发布
(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30日电(庹艺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称,此次“羲和”探日成果以太阳科学探测和新型卫星技术为主,创下5个国际首次,对于后续开展太阳空间探测任务以及提升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羲和号”全称太阳Hɑ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于2021年10月14日发射升空,运行于平均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ɑ成像光谱仪。
“羲和号”成果发布现场。国家航天局供图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经过前期在轨测试与调试,已成功实现了国际首次空间太阳 Hɑ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国际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ɑ谱线、SiΙ谱线和 FeΙ谱线的精细结构。根据这些谱线的精细结构,可反演出高精度的全日面色球和光球多普勒速度场,发生在太阳大气中的活动可被详细记录到,进而研究太阳活动的物理过程。
目前,“羲和号”每天都在按照既定任务计划开展科学观测,已经观测到了近百个太阳爆发活动,相关研究工作正在开展。“羲和号”的科学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
除了太阳科学探测取得的成果外,新型卫星技术试验方面,“羲和号”国际首次实现了主从协同非接触“双超”卫星平台技术在轨性能验证及工程应用;实现了国际首台太阳空间Ha成像光谱仪在轨应用;实现了国际首台原子鉴频太阳测速导航仪在轨验证。
在太空中卫星载荷一次微小的振动,都会使得成像效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双超”卫星平台打破传统卫星平台微振动“难测、难控”的技术瓶颈,采用磁浮控制技术,将平台与载荷的物理接触彻底隔绝,确保载荷成像不受平台扰动的影响,让其拍照“更稳、更准”,将我国卫星平台的姿态控制水平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双超平台技术将在高分辨率遥感、太阳立体探测、系外行星发现等新一代航天任务中得到推广应用,推动我国空间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一年以来,国家航天局组织航天科技集团、南京大学、中科院等任务承研单位,圆满完成了“羲和号”在轨测试和试验工作,取得了“羲和”探日重大成果,是我国政、产、学、研、用通力合作的典范工程。目前,国家航天局已组织相关单位提出了日地L5 点太阳探测、太阳极轨探测、太阳抵近探测等一系列任务规划,将对太阳进行全方位立体探测,进一步深入认识太阳活动的起源和演化。
标签: 羲和在轨性能探日成果
相关阅读
-
环球快讯:创下5个国际首次!“羲和”探...
今天,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 -
天天速读:数说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
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十年间,重特大事故下降幅... -
全球最新:“东方-2022”军演期间中俄将...
俄罗斯国防部29日发布公告,“东方-2022”战略指挥演习将于9月1日至... -
全球热头条丨用数字科技“点亮”乡村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 4万个,5G网... -
当前看点!《端牢中国饭碗》 第1集 守护耕地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这是对粮食安全... -
当前快讯:2022年服贸会聚焦服务贸易热点...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8月31日到9月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