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世界今头条!教育部: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主力军

2022-07-20 06:37: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料图】

本报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10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今天,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说,10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高校牵头建设。

雷朝滋介绍,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此外,高校还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创新资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跃升。

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介绍,自2012年以来,清华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和一等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首位,高水平论文质量大幅提升,38项创新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空间网络通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在报告中说,10年来,北京大学持续加大对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临床医学+X”“碳中和+”等重大交叉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激发科研新范式。

“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雷朝滋介绍,高校近3年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获得了2018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获得了2019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外,高校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等。

雷朝滋还强调,高校坚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在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逐日、高速铁路、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鲲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研发了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助力我国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批量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依赖。

“高校科技创新也取得了结构性变化、跨越式发展。过去这10年,教育部和高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都是‘蛮拼的’,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我热切期待下一个10年,高校科技力量能够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中国青年网教育部手性分子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基础研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