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南京市工商联调研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工作

2022-03-24 09:04:1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和老一代相比,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在自身状态、发展心态和外界生态等方面都体现出很大不同,在整体积极向上的态势中,体现出更丰富多元的认知结构,更强烈的个性表达诉求,更强烈的时代危机感,以及对规则意识和社会进步的认同,对生命价值体现的探索和追求

加强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培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培育年轻一代的组织体系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建设培育年轻一代的三个平台;扩充培育内容,完善年轻一代的三种知识教育;强化问题导向,打通推动年轻一代发展的三个产业服务渠道;强化教育体验感,形成培育年轻一代的三种激励机制

南京市工商联对南京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当前成长状况进行调研,反映年轻一代的状态特征和内心关切,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关于年轻一代培育工作的建议,供决策和舆论引导参考。

调研结果显示,和老一代相比,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在自身状态、发展心态和外界生态等方面都体现出很大不同,在整体积极向上的态势中,体现出更丰富多元的认知结构、更强烈的个性表达诉求,更强烈的时代危机感,以及对规则意识和社会进步的认同,对生命价值体现的探索和追求。

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基本状态

第一,受教育程度总体较高。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受教育程度总体上高于老一代,这尤其体现在本科学历上。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约为74.4%。

第二,从事最多的行业为制造业。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从事领域,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建筑业。随着国家倡导发展制造业,更多年轻一代投身制造业升级,而南京作为软件名城,有长期的产业积累和沉淀,从事软件信息服务业的年轻一代则很多。

第三,政治参与度较低。相比老一代,目前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中党派成员占比略低。

第四,二代企业家占比较小。

第五,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较少。

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社会心态分析

“社会心态”指在一段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取向、社会行为倾向等。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了解他们的社会心态是做好年轻一代培育的主要依据。

其一,社会共识较强。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一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充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党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二是认同市场经济规则。与老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相比,年轻一代显示出更强的规则意识感,认同更公平公开的商业环境,为社会进步点赞。三是认同中华文化。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虽然很多都有在国外学习锻炼的经历,但是经过国内外对比,尤其是在近些年世界形势的激烈变化中,深刻理解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其二,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于各类社会性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一是国家认同感较高。二是阶层认同感较高。阶层认同体现了个人在社会结构中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自我感知。问卷调查以年轻一代希望参加的社会组织为考察标准,结果显示希望参加行业商会协会的占比达90.29%,希望参加企业家俱乐部的占比达50.10%,希望参加其他组织的占比只有3%,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于企业家这个社会阶层的认同较高。三是自身认同感较高。自身认同感体现了社会群体对于个体对社会的权重感知。问卷显示,对于企业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的现状,10.9%认为非常满意,71.6%认为比较满意,体现年轻一代对自身的高度认同。

其三,社会情绪焦虑较重。是指在特定社会事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社会成员共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共享情绪,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结构方方面面的一种的心态反映。一是企业发展的焦虑感较重。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排名前三位的是:人工成本上升、招工困难、原材料成本上升。二是对国企态度比较矛盾。问卷结果显示,半数以上认为同行业国有企业给他们带来竞争压力:认为“压力比较大”或“压力非常大”合计占比50.7%,认为“压力不大”或“基本没有压力”合计占比43.9%。但是出于企业发展的显示要求,年轻一代企业家更有意愿和国企合作或被国企接盘。三是市场竞争压力大。近年来,市场环境越来越好,但是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和老一代创业时相比,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明显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

其四,社会价值观。是指从社会集体层面出发,表现出的对于一些社会观念的肯定与共识。一是企业成功的来源。企业成功的来源是指企业家对于不同因素对企业成功影响的权重。问卷调查显示,年轻一代对于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具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促使企业成功的占比为94.95%,认为国家发展促使企业发展的占比为82.91%,认为做企业应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占比为69.13%,认为企业发展靠个人努力奋斗占比为51.84%。二是幸福感来源。幸福感来源反映了企业家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认知。问卷调查显示,年轻一代有着正确的人生价值认知,其中幸福感来源于国家富强安定、家庭和睦幸福、企业发展成功的占比均超过80%。三是企业的经营理念。问卷调查显示,年轻一代对于企业经营理念的认可中,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勇于创新的占比都超过90%,但是共同富裕、热心慈善等占比都低于75%,说明年轻一代对于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经营理念非常认同,但是对于能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理念认同还不够。

其五,社会行为倾向注重个体感受。是指人们行为方式中与他人或社会关系相关性更高的内容,是行为的准备状态或趋势。一是参加社会公益意愿较强,但是对于开展方式不太认可。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认为社会公益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不能全面体现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价值、活动与企业和企业家沟通不够、形式单一。二是参政议政意愿不强。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4.2%的年轻一代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但是政治参与满意度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占比达到了81.5%。三是社会沟通意愿较强。年轻一代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更愿意彰显个性获得流量关注,社会沟通意愿强烈。但是他们的个性表达和政策语言体系有隔阂,不能明白政策语言背后的深意,让企业经营决策存在困扰。他们不迷信权威学者,更愿意与有实际经验、提供干货内容的行业资深人士交流。

社会生态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影响分析

在时代变迁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面临多元化且更具挑战性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社会生态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利于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从调研中了解到,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社会生态内容包括:营商环境生态、产业生态、创新生态、文化生态等。

其一,南京市营商环境生态得到认可,但是对年轻一代的亲和力不够。年轻一代对南京营商环境却是普遍认可的,且有多家知名企业表示未来将立足南京发展。调查问卷显示,只有13.59%的年轻一代表示“基本清楚”或“非常了解”营商环境政策,说明营商环境生态对年轻一代的亲和力不够。

其二,南京市创新生态特点优势明显,但是对年轻一代吸引力不够。南京市连续四年发布“1号文”,以打造创新名城为目标,搭建了较为完备的创新生态框架和机制,以发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为路径,形成具有南京特点的创新生态,为南京市年轻一代创业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创新生态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针对性不强,落地较难的问题。从调研了解到南京真正缺乏的是创新创意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相结合的土壤,南京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创新的商业模式。部分企业家认为南京“见外率”不高,还没有深入参与到全球分工合作中,不利于年轻企业家思维创新,把握新商机。如某企业家认为杭州互联网经济供应链成型,新经济人才聚集,南京却无法满足这个条件。

其三,南京市产业生态升级较快,但是快速变化让年轻一代面临挑战。南京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等八个新型产业,推动八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20%左右,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先进制造业体系,2021年上半年各行业产值均实现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在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很多传统产业的继承者面临着巨大挑战。他们一方面渴望抓住时代脉搏,赶上新经济的浪潮,但是他们存在无法融入南京新产业布局的状况。如某企业家表示,现在产业环境的变化是老一代创业时没有遇到的,在坚守主业还是积极进入新型产业之间难以选择。南京的产业“辨识度”也不够高,缺少个性化,缺乏在新时代领跑的产业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家认为南京缺乏鲜明标志,存在感不强,对致力于服务模式创新的公司吸引力不足,具有活跃思想的年轻一代更愿意去杭州上海发展。

其四,南京市文化生态以厚重为特色,但是无法满足年轻一代的个性体现。“美丽古都”建设是南京市的城市发展战略,致力于把南京市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创新示范中心、人文绿都深度体验中心等,强调文化生态以历史传承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突出南京历史厚重和科教发达的特点。但是年轻一代高技能人才更关注现代文化环境和生活品质,南京市文化生态相比其他城市缺乏个性、细分不强、现代性体验不够,很多有个性化爱好的90后找不到自己喜欢的部分。如某企业家表示,一些年轻企业家喜欢去酒吧休闲,但是南京的酒吧千篇一律,没有文化特色,无法满足年轻企业家的个人爱好。

对年轻一代引导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社会心态和社会生态分析,结合对他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在对他们的培育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社会共识培育较好,但是对他们的特点问题关注不足。培育的重点集中于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他们对于党、政府、发展道路、文化观念等的信心,培育内容侧重于对宏观问题的引导,因此在引导年轻一代的社会共识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年轻一代还有很多具有自身特点的问题和困惑,如“二代”接班问题、年轻一代的个性文化需求问题等,这些同样需要党委政府加强引导力度和解决力度。

第二,培育活动数量较多,但是体验感不足。各级部门非常重视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的培育,培训频次和培训时间都有大幅度增加,但是培训内容上大同小异、培训方式仅仅专家授课、参观学习等等几种,让年轻一代产生了一定厌烦情绪。年轻一代更注重活动的体验感,要求在活动中能体验到年轻人的思维活跃、个性张扬、成就展示等感觉,培育工作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培育不仅要正面宣讲,更要动之以情,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

第三,培育工作主体较多,但是培育体系建设不足。南京市对于年轻一代的培育顶层设计不足,规划层次不高,培育主体除了统战部、工商联外,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自身工作的需要也有很多对年轻一代的培训。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年轻一代在产业发展、市场竞争、文化需求、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和困惑,需要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体系,全方位地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第四,政府部门培育主动性较强,但是对他们的激励不足。当前的培训主要由各部门主动发起,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关心。但是培育过程中对于年轻一代的激励不足,不能推动年轻一代自我激励,通过自身动力向党委政府希望的方向健康成长。培育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主动性。

加强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的建议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培育年轻一代的组织体系建设。一是由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意见》,对全市培育计划、学员、师资等培训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集聚资源,提升培育工作层次,增强培育实效。二是由组织部和统战部门牵头,成立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和统战部牵头抓总,工商联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全市青企会的建设。在全市各区已经建立青企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青企会的建设,推动青企会加大会员吸纳力度,推动全市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都加入青企会。完善青企会的机制建设,推动青企会加强为会员企业的服务能力,扩大青企会影响力。

第二,创新活动载体,建设培育年轻一代的三个平台。一是设立民营经济学院,打造精品培训平台、沟通平台、研究平台。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培育的理论研究,重点针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开展研究,提升培育的理论水平。聘请一批对民营经济人士培养具有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导师,提升教学水平。二是建设政商沟通平台,安排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与高层协商座谈。安排年轻一代参加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的各类商协会、座谈会,引导他们代表年轻一代提出意见建议,增强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传帮带”平台。组建老一代民营企业家“导师团”,通过有针对性的“传帮带”,破解“接班鸿沟”和“代际风险”,把企业传承问题纳入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层面,实现企业有序过渡,实现代际成功传承。

第三,扩充培育内容,完善年轻一代的三种知识教育。一是以“四史”教育为内容核心。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年轻一代深刻认识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二是以科技创新教育为内容重点。把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四史”教育之中,让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了解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了解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梳理世界前沿科技内容,尤其是未来产业的发展,强化科技与产业对接教育,推动年轻一代发扬创新精神,在未来产业中寻求发展机会。三是以城市教育为内容辅助。把南京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和发展机会作为辅助教育内容,加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对南京的认识和情感,提升他们为南京发展作贡献的意识。

第四,强化问题导向,打通推动年轻一代发展的三个产业服务渠道。一是加强传统产业与新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服务。针对南京市传统产业的二代企业家较多,渴望融入新型产业的要求,为新旧产能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加强传统产业与新产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他们自身发展和转型发展,增强他们产业转型升级的获得感,提振发展信心。二是强化南京优势产业“辨识度”。强化南京市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的“辨识度”,完善供应链招商,引导年轻一代与南京市优势产业嫁接,在优势产业链中寻找发展机会,建立高价值的南京本土产业链。三是形成南京的消费产业品牌。引导年轻一代利用南京市社会消费能力在全国居于前列,适于消费产业发展的机会,积极引进和打造网红经济品牌,增强南京满足年轻一代喜欢个性表达和圈层文化的需求。

第五,强化教育体验感,形成培育年轻一代的三种激励机制。一是加大政治安排和荣誉安排力度。要将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优秀分子纳入民营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扩大评价对象范围,在各类政治安排中予以优先考虑、积极推荐,逐步增加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常委中年轻一代民营代表人士的比例。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着重宣传年轻一代在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回报社会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事迹,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年轻一代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形成培育活动的设计机制。在组织教学培训、社会公益等活动时,注重把情感体验、情景体验、思维体验等体验方式融入到活动中,把年轻一代个性较强、思维敏锐、创新活跃等特点充分表现出来,让他们从活动中体验到获得感和成就感。

标签: 民营经济 荣誉安排 政治安排 产业服务渠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