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北京八分钟”,向世界发出邀约的年轻人如今来赴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观众席里,黄欢思绪万千。
4年前,还是北京体育大学轮滑球专业学生的黄欢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参演了精彩绝伦的北京8分钟,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冬奥邀约。
那时,黄欢只有19岁,这场演出改变了他的人生选择。轮滑球专业的他被选拔进入冰球国家跨界跨项集训队。2020年,他回到北京体育大学,在中国冰上运动学院读研究生,如今已是学院的外聘教师。这次冬奥会,他还有了新的身份——“冰之帆”的“雪童”,在比赛中,承担着冰场的除雪任务,为赛事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黄欢与队友在冬奥测试赛期间担任“雪童”。受访者供图
黄欢说,正是那“8分钟”,让他坚定了冰雪运动的方向,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没有人会忘记平昌的那个夜晚。智能冰屏、发光熊猫,演员滑出的线条与动态光影交织碰撞,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铺垫下科技的底色。它注定要与2008不同。
2月4日,北京,运用实时捕捉技术,24双轮滑演员推开一条条雪道,在鸟巢滑出优美的一条条弧线,再现奥林匹克格言。黄欢感到无比惊喜和欣慰。
《致敬人民》轮滑表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舞台上的演员是他的学生、师弟。他们训练时,黄欢曾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训练达不到强度,吃不了苦,就没法在表演的时候,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训练是单个动作,表演是整套,在训练的时候就必须做到最完美。”
黄欢曾来到师弟们训练的北体大手球场,那里在4年前,也是他们为北京8分钟训练过的地方,时空交叠,回忆历历在目。
2018年,北京八分钟。受访者供图
当时“北京八分钟”的背后,是3个月“枯燥而艰辛”的付出。黄欢说,那时,他们每天7点左右天还没亮就起床,只允许穿着比较单薄的衣服,在北京昌平接近零下10度的室外跑5公里,一个队友跑步出的汗在头发上全都结成了冰。
这次两分半的表演,轮滑演员穿着带有中国结的红色服饰上场,也只是一件单薄的紧身衣。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冰上运动学院短道速滑专业学生贺玉博说,在候场区的时候,就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寒风直接穿透了衣服。但是一上台,就感觉不到冷了,好像一下子暖和了起来。
这两个融合了体育、科技、舞蹈的节目,都经历过一遍遍的推倒重来。演员们都要记忆脚下成百上千条的线路和图案,他们用最原始也是最靠谱的方法——一遍一遍地训练,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从平昌到北京,洁白的冰雪邂逅浓烈的中国红,舞台上的一代代年轻人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创新与传承。黄欢说,朝气蓬勃的青年力量始终是冬奥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年前,他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邀约,如今,自己亲身参与冬奥之中,与更多年轻人赴一场“向未来”的冰雪之约。
标签:
相关阅读
-
接续“北京八分钟”,向世界发出邀约的...
坐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观众席里,黄欢思绪万千。4年前,还是北京体育... -
大范围雨雪天气“上线” 返程需注意出...
7日,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淮、江汉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 -
奥运五环在开幕式“破冰而出”惊艳世间...
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凝结成冰,近3层楼高的冰立方拔地而起。绚丽... -
北京冬奥会今天全面开赛
今天(2月5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后的首个比赛日,共产生6枚金牌。今... -
多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保障工作
今天(2月5日),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举行首场赛时例行新闻发布会... -
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轮滑的年轻人,诠释从...
在披头士乐队演绎的歌曲《想象》的旋律之下,24名中国年轻人在从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