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村的“山水蝶变”,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国庆假期期间,河池市依托喀斯特秘境、亲水休闲等特色资源,成为游客出游的热门选择。在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地洲村上岭屯,红水河畔的露营地游人如织,昔日寂静的库区移民村如今已成为集露营、划船、采摘于一体的旅游打卡地,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岭恋人”露营地。
资源盘活,从耕地受限到“山水生金”。曾经的菁盛乡,是乐滩水电站都安库区的主要淹没区,人均不足0.8亩的耕地,紧紧束缚着群众发展的脚步。
近年来,当地以红水河生态资源为基底,通过“农文旅”融合开发,打造“上岭恋人”系列露营地,串联四季沐歌、大榕树、炮楼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特色旅游线路。
国庆期间,这里充满了游客露营的欢笑、划船的惬意、垂钓的闲适与烧烤的烟火气,昔日的资源短板转化为发展优势。
“十四五”期间,这里累计投入1135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实施道路硬化、码头改造、文化活动中心等13个基础设施项目。
采风团畅游十里竹海。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主动挽起袖子投工投劳,用双手参与庭院美化、道路修缮,让道路更硬、灯光更亮、码头更新。
“以前守着几分薄田,收入看得见天花板。现在土地流转有租金,在景区打工还有薪金,一个月能多挣2000元以上,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正在营地忙碌的村民蓝桂华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别开生面的民情座谈会。
资金撬动与群众共建,形成“流转有租金、务工有薪金”的双重增收机制。
如今,新建的游客中心和生态停车场预计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带动超250人就业。同时,当地开展旅游服务、电商带货等技能培训6场,覆盖300余人次,提升移民创业就业能力。去年,地洲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超10%,移民满意度达96%。
艺术采风凝聚乡愁记忆。9月27日,河池市文联与融媒体中心组织作家、诗人深入上岭屯采风,通过影像、文学创作记录库区新貌,为文旅品牌注入艺术活力。座谈会上,专家建议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以文化滋养移民精神家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菁盛乡的实践证明,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纽带、群众为主体的发展路径,正让库区移民村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潮中破浪前行。
移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日常进度检查。
菁盛乡地洲村大榕树露营地。
相关阅读
-
移民村的“山水蝶变”,文化赋能绘就乡...
国庆假期期间,河池市依托喀斯特秘境、亲水休闲等特色资源,成为游客出 -
焦点热议:新华社快讯:“十四五”期间我...
新华社快讯:民政部部长陆治原10月1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 -
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4%_聚焦
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4%,上证指数跌0 83%,深证成指跌2 33%。贵金属、固 -
国债期货午后跌幅扩大
国债期货午后跌幅扩大 -
[快讯]赛腾股份680万限售股10月15日解禁
CFi CN讯:赛腾股份(股票代码:603283)在2025年10月15日新增可售A股6 -
快报:103万人次!10.28亿元!兴安盟文旅...
当国庆遇上中秋,兴安盟的秋日盛景与节日氛围碰撞交融,文旅市场迎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