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些大中城市今年小学入学人数达到近年峰值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8月30日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30日表示,受人口政策影响,一些大中城市今年的小学入学人数都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教育部指导各地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切实做好学位的供给保障工作。
在30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今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已经基本结束,请问今年的总体情况如何?教育部采取了哪些举措?
田祖荫回应称,中小学的招生入学工作事关教育公平,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中央领导重视,教育部也高度重视,今年5月份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健全公平入学的长效机制。目前看,各地总体落实情况良好。围绕做好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落实文件要求,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应对小学的入学高峰。受人口政策影响,一些大中城市今年的小学入学人数都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教育部指导各地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的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当地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切实做好学位的供给保障工作。有的地方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前发布了学位预警,引导家长合理预期。要求学位资源短缺的地区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积极地挖潜扩容,扩大优质学位的供给,保障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我稍微解释一句,学位预警,是希望把工作做在前,政府采取措施建学校、扩资源。家长也能知道招生入学的有关情况,引导合理预期。这几年,北京市、杭州市、广州市等地方都结合当地的实际,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各位媒体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追踪了解详细的情况。
二是不断完善基本入学制度。按照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近几年,中小学的招生入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在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免试就近和“公民同招”,禁止通过考试或者变相考试选拔学生;普通高中方面,坚持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完善“一依据、一结合”(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中考的改革模式。在学前教育阶段,《扩优提质行动》文件明确提出,优化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探索建立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努力保障适龄幼儿就近就便接受普惠性的学前教育。
三是努力保障特殊群体的平等入学。指导各地健全和落实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做好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的入学工作,加强关爱帮扶和教育资助,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022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位比例超过95%,今年初步测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田祖荫指出,今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地方查处了多起违法违规举办的培训和竞赛机构活动,借此机会教育部再次强调,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的违规培训、竞赛机构相勾连,严禁以竞赛成绩、考试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或者参考。对违反规定的地方和学校,我们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请广大家长不要轻信违规竞赛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虚假宣传,不要盲目给孩子报各类培训班和让孩子参加违规竞赛。
标签:
相关阅读
-
教育部:一些大中城市今年小学入学人数...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30日表示,受人口政策影响,一些大中城市今 -
鄱阳湖水位回涨至13米以上 万吨货轮可...
受近期强降雨影响,鄱阳湖水位连续6天以超10厘米的幅度上涨。当地水文 -
最高法发布三起妥善化解涉汛矛盾纠纷典...
今天(30日),最高人民法院精选3件人民法院妥善化解涉汛矛盾纠纷典型 -
官宣!广州打响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
今天,广州市打响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第一枪。广州市发布了《关... -
广州住建局:“认房不认贷”政策执行时...
据广州市住建局网站消息,为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广州市人民 -
杭州启动亚运会综合演练
29日,杭州启动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赛时一天”等综合演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