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水,解田“渴”——宁夏干群抗旱一线见闻
新华社银川8月22日电(记者邹欣媛)近日,记者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部分村庄看到,一些作物受旱。
杨应学的家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康庄村,这里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他种了28亩玉米地,本该在灌溉后20多天及时补水的土地,因为不下雨,硬是“渴”了10多天。
“今年比去年旱,好在我们等到了第三次轮灌。”杨应学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日,轮到杨应学家的地灌水,下午接到通知后,他去地里看水量,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管水员冯兴林。
夏秋季第三次轮灌已经开始。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干了5年管水员的冯兴林骑上摩托车,急忙赶到控制水量的两个分水闸口,看着不同方向斗渠的水位“标记”,熟练地判断水量。“渠道上有个小坑,水位高于小坑,水就多了,要把闸口降一降。”他说。
杨应学拿着铁锹不停摆弄,把大田分成小块轮灌,省时又省水。
康庄村一共4个管水员,各有分片,冯兴林负责10个闸口三千多亩土地的灌溉,采访时,他的电话时不时响起。“水放得小了,村民灌溉费时、费水、费钱,尤其是现在,大家都着急。”他说。
杨应学在查看毛渠水量。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吴忠市红寺堡区水务局副局长杨润泽说,水管所的工作人员按照全乡干支渠的情况进行分工,每人每天要把各自负责的渠道从头到尾巡查一遍,重点盯住容易出问题的点位,及时分配调整支斗口水量。
杨润泽说,夏秋灌开始后,根据土地地质、种植作物、墒情情况、用水情况等,他们与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等部门会商,针对缺水区域调整用水计划,合理安排灌溉次序,积极组织抗旱保灌。提前对接宁夏水利厅,引黄灌区各市县跨县域进行水权交易,目前与平罗县达成初步协议,交易用水指标2000万立方米,保证作物灌溉关键期有水可用。
杨应学的地灌了4个多小时,当晚十点多他才放心回家。“灌水,要盯着呢,离不开人。”他说,自己灌完了,赶紧通知下一户接着灌。
标签:
相关阅读
-
管好水,解田“渴”——宁夏干群抗旱一...
近日,记者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部分村庄看到,一些作物受旱。20日, -
水库无一垮坝 防御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
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6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记 -
近三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专项行...
叫上身边朋友,一起“充钱购物”“投资项目”赚大钱? -
辽宁大连普兰店地震未造成房屋倒塌及人...
23日18时19分,经地震部门预警,在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唐家房街道李沟村 -
上海出台新一轮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促就业...
上海最新出台新一轮“3+1”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促就业政策措施,优化完... -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离校未就业毕...
物流仓储专场组织10余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物流分拣员、人力资源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