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上新!480余件古代玉器精品亮相
【资料图】
本周末,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大专题陈列的收官之作,“中国古代玉器”新展陈亮相,480件(套)古代玉器精品,来自远古下至晚清,一级文物多达80余件,系统向观众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
古代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宗藏品,拥有品质上乘的各类器型近9万件。中国古代玉器新展线,以文化为主脉络,分为“玉出东方”“玉礼堂皇”“吉玉琳琅”“琼华满堂”“镂冰雕琼”五个前后贯穿、互为联系展示单元,红山文化的玦形龙、被誉为“中华第一凤”的凤形佩、妇好墓出土的商代鸟纹石磐等经典玉器悉数亮相,观众从中可以探寻出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策展人、副研究馆员 张运:我们一般叫它玦形龙,也有人叫它玉猪龙,这是红山文化的另外一种龙的形式,就是我们的这个龙最早的形态基本上就是从红山时候出现的,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胚胎的形状,有些人认为是猪首蛇身的形象,我们把这些不同的这个形象展示给大家,也是让大家看看我们这个早期龙的形象出现的时候,都有哪些不同的面貌。
新展线精心选取不同年代的玉器种类,从饰品到神器、礼器,再回归世俗,由帝王贵族专享到普及民间的发展轨迹,玉器逐渐褪去神圣的光晕和礼法的约束,而成为人间俗世的珍宝。玉器不仅承载了人们远避灾祸、近取吉祥的美好愿望,其中还蕴含着精神文化、民族心理、审美意趣和风俗好尚。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策展人、副研究馆员 张运:中国古代玉器是以玉器文化,文化发展史为特色的内容,神域时代,就是除了装饰品以外,玉器更多的表现宗教活动的内容,而到了王朝建立,我们文明开始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王权礼制,在玉器上的反映就比较突出,到了隋唐以后,玉器从高端走向了民间,从贵族帝胄走向了普通百姓这个过程。
中国古代玉器新展线,还增加了很多文物背景参考图、重点文物线描图、多媒体等辅助展品,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物内涵,窗棂、竹影、水波等元素的运用令展厅显得颇为灵动。此外,展览还特别收取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各类矿石标本20余件,以丰富展览内容。
标签:
相关阅读
-
国博上新!480余件古代玉器精品亮相
本周末,作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四大专题陈列的收官之作,“中国古代玉... -
农业农村部紧急下发通知应对新一轮强降...
记者从中国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应对新一轮强 -
我国自主建造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船“天...
潜入海中的绞刀飞速运转,绞碎的泥沙碎岩经排泥管,由泥泵输送到1200米 -
三部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 节...
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 -
连续十年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工业机...
过去,五金刀剪、家纺制造等行业由于其工艺复杂、产品种类多,核心工艺 -
汇聚梦想,点燃未来:2023“湾创营”收官
8月19日下午,2023“湾创营”结营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来自华南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