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2035年,欲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亚太区域邮轮经济中心
(资料图片)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 (谢梦圆)1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在会上将工作目标概括为“一港一地一中心”,即到2035年,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一流邮轮枢纽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邮轮旅游目的地和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亚太区域邮轮经济中心。
新闻发布会现场。 谢梦圆 摄
近日,上海市发布《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除了“一港一地一中心”的目标,还包含6个具体工作目标,即打造邮轮“枢纽港”、打造邮轮“总部港”、打造邮轮“制造港”、提升邮轮自主运营能力、建成亚太邮轮船供基地、邮轮经济规模明显提升,形成由“枢纽港+总部港+制造港”构成的邮轮经济发展上海模式,亚太区域邮轮综合枢纽港地位进一步巩固,邮轮总部型经济拉动效应更趋明显,邮轮制造和配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对应工作目标,《行动方案》聚焦做大邮轮总部经济、做强邮轮制造体系、做实港口枢纽功能、做精邮轮配套服务、做优邮轮产业生态等5个方面,提出做精邮轮配套服务。
围绕优化邮轮经济营商环境,一是打造亚太邮轮服务贸易平台,完善船舶管理供应、教育培训、检测认证、交易服务等功能。二是建设亚太邮轮物资供应中心,制定邮轮物资供应产品标准和服务体系,提升邮轮物资供应综合服务能级。三是培育亚太邮轮消费中心,推进建设邮轮文旅新地标和综合体,拓展邮轮消费内涵,打响邮轮消费品牌,实现邮轮消费提质扩容。
做大邮轮总部经济,培育发展本土邮轮企业总部,提升本土邮轮品牌品质,积极推动邮轮制造企业专业化重组,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邮轮企业;集聚外资邮轮企业总部,吸引全球邮轮公司地区总部、总部型机构、跨国公司事业总部落户上海,打造跨国公司总部基地,形成国际邮轮总部集聚效应。
在做优邮轮产业生态方面,围绕夯实邮轮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加邮轮建造领域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邮轮企业IPO(即首次公开募股)。(完)
标签:
相关阅读
-
上海:到2035年,欲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
1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
即将率团到访上海 蒋万安称两岸需要沟...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北市18日宣布,市长蒋万安将于29日至3... -
中国空间站收获阶段性应用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天下午召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 -
服务贸易支持政策持续显效 服务业增加...
2023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服务贸易支持 -
航运指数期货给三方带来利好 面向全球...
经证监会批准注册,航运指数期货8月18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全资子公司上 -
重庆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促进农业现代化...
最近,重庆的980万亩水稻逐渐成熟,进入收割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