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结构性工具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6.9万亿元,总量维持在合理水平。结构性工具优先用于最需银行资金支持的领域,持续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大楼。(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截至6月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6.9万亿元,约占央行总资产的16%,与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相似金融体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今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先用于最需银行资金支持的领域,持续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显示,6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5658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4231亿元;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累计提供激励资金498亿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增加普惠小微贷款2.7万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1433亿元、1648亿元。
另外,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是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发力点之一。报告显示,6月末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余额为5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延续实施至2024年5月末;房地产“金融十六条”有关政策适用期限也已延期,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和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稳步推进。
今年,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工具面临到期。对此,报告指出,这些工具退出后,存量资金可展期,使用期限可达3至5年,最大限度实现“缓退坡”。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结构性工具将进一步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调整优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签:
相关阅读
-
央行报告:结构性工具持续支持重点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敢打必胜的“反恐尖兵”——记武警新疆...
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副参谋长成林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手,皮肤黝黑,掌心与 -
【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京津冀政...
中国青年网天津8月17日电(记者 安俐)“我是北京人,在天津滨海新区 -
湖北:“武鄂黄黄”高质量发展按下“加...
盛夏,一如阳光的炙热,湖北黄石新港现场一派火热景象。港口货轮笛笛启 -
即日起至9月底 山西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
山西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16日发布消 -
影史第一!2023暑期档票房破纪录
国产影片领跑优势明显,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现实,题材不断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