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艘!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资料图)
8月1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22”完成船体建造,标志着我国深水超大型海洋油气装备研发制造技术能力实现新突破。
“海洋石油122”由船体和甲板上的功能模块组成,最大直径约90米,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空船总重37000吨,最大排水量达10万吨,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建成后将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绳牵引,屹立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犹如一朵盛开的“海葵花”,每天处理约5600吨原油。
据介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油气加工厂”,具有抗风浪能力强、适应水深范围广、储卸油能力大以及可转移、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主流生产装置。由于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设施集成程度高,建造难度大,被视为海洋工程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常见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主要有船型和圆筒型两种类型。“海洋石油122”采用新型的圆筒结构设计,相对传统的船型结构,具有钢材用量少、整体稳定性好、抵御恶劣海况能力强等特点,可降低工程投资,有效提高经济适用性。
船体是FPSO实现安全稳定服役以及储油、航行等功能的关键部位。为适应恶劣海况,“海洋石油122”船体采用了双层底设计,由123个分段组成,包括41个独立舱室,总重达27000吨。由于船体均为异形分段,各分段重心、安装等相互制约,船体合龙后主尺寸公差需要控制到25毫米以内,对空间规划、设备管线布置、精度控制等提出挑战。
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22”项目总承包负责人舒伟介绍,项目团队攻克了台风海况浮式生产装备系统设计、高精度建造等一系列难题,成功掌握8项关键施工技术,创新采用三维模拟搭载等数字化手段,实现船体合龙一次就位成功率100%,尺寸公差不超过6毫米,精度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步,“海洋石油122”建造进入总装集成阶段,明年建成后将与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共同服役于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为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提供全新选择。
标签:
相关阅读
-
亚洲首艘!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8月1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 -
湖北竹溪:创新保护楚长城 千年遗产焕生机
楚长城文化保护和利用座谈会16日下午在湖北省竹溪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 -
旅游+直播火了!导游、旅游企业纷纷入局...
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文旅内容创作的“文旅达人”,非常受消... -
四川凉山州2023年火把节系列活动正举行...
四川凉山州2023年火把节系列活动正在举行,其中,喜德县将篝火晚会、脱 -
国家出台措施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17日对外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 -
国家林草局印发《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
国家林草局今天(17日)发布,为充分发挥林草种苗在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