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消息: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长江干线基本形成现代“黄金水道”
吞吐量35.9亿吨、亿吨大港15个、与100多个国家或地区通航通商……近年来,长江航运发展步入快车道,长江干线已基本形成“黄金水道”,不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曾经,长江岸线和港口存在乱占滥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粗放利用的问题,长江水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沿江省市和有关长江流域机构,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标本兼治,长江岸线整治全面推进,1361座非法码头彻底整改,非法采砂基本杜绝,非法航运得到整顿,岸线得以重塑,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副局长李江介绍,长江通航能力显著提升,干线基本形成现代“黄金水道”。长江干支线高等级航道里程达上万公里,实现5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万吨级船舶直达武汉、30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2000吨级船舶直达宜宾,形成了一条“联通川渝湘、畅行鄂赣皖、通达江浙沪”的水上高速路。目前,长江干线亿吨大港已达15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6月6日,船舶在湖北省武汉阳逻港水域行驶。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6月30日,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堆积如山,龙门吊、桥吊起落不停,一辆满载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班轮正准备启航驶往韩国釜山。不远处的铁水联运场站,装满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鸣笛启程开往欧洲。如今,阳逻港已实现“航运向东入海、班列向西入欧”,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万标箱。
畅通“大动脉”与疏通“毛细血管”同步推进,大中小港口有机衔接,拓展长江“宽度”。据统计,长江水系通航里程约7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
“因港而城”的湖北省黄石市,为让“黄金岸线”得到“黄金收益”,整合设立黄石新港,跳出单一港口模式,通过整合区域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优势,积极构建综合交通枢纽。2022年创下吞吐量2930万吨的历史新高。黄石新港正在新建8个2万吨级的泊位,投入运营后,将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单体港。
与黄石新港一样,越来越多的铁路、公路与港口“牵手”。据统计,沿江15个主要港口已实现铁路进港。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架起长江立体综合交通走廊。
2023年6月18日,船舶有序通过三峡船闸和升船机。(王罡 摄)
三峡船闸通航能力进一步挖潜提升。自2003年通航以来,20年累计通过超99万艘次船舶、19.1亿吨货物、1200多万人次旅客。将19.1亿吨货物装满40尺集装箱货柜,首尾相连可绕地球赤道22.4圈。
岸电覆盖、垃圾上岸、码头整治、生态航道……在货运量提升的同时,绿色航运也在稳步推进。在三峡大坝上游的秭归港茅坪游轮码头,虽然闻不到刺鼻的柴油味、听不到发动机轰鸣声,但停靠在这里的旅游客轮却通过岸电灯火通明。手机轻轻一点,很快就有船上门接收垃圾、废水,再通过无缝对接转运上岸,最终实现船舶污染物零入江。
水运通,产业兴。据长江航务管理局统计,2022年,长江干线吞吐量达35.9亿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6.5%,比2015年增加1.4个百分点,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文字记者:惠小勇、徐海波、李思远
视频记者:潘志伟
标签:
相关阅读
-
热消息: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长...
吞吐量35 9亿吨、亿吨大港15个、与100多个国家或地区通航通商……... -
多地持续高温 各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连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 -
【速看料】为期62天!2023年暑运正式开启
G2963次列车缓缓启动,逐步加速向南疾驰而去。10小时7分后,它将抵达“ -
环球精选!各地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控制...
南方电网数据显示,本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最高电力 -
各地丰富供给、释放消费新潜力 为促消...
上半年收官时段,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明显。各地积极作为,多措并举 -
高温“烤”验,如何安然度过|天天观点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高温“炙烤”,37℃以上的高温影响面积约4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