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焱!全国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
(相关资料图)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今年6月以来(截止到22日),全国共有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46站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地区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均出现在6月22日。今年6月以来(截止到22日),华北地区高温日数6.4天,较常年同期(3.3)偏多3.1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5位,仅次于1972年、1968年、2005年、2022年。北京(7.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7.8天)为次多,天津(6.1天)为第三多。
对于此次持续性高温天气,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提示:高温天气对健康带来最直接的不利影响是高温中暑。按照中暑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在出现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症状时,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如果及时转移至阴凉地方,补充水分,症状就会缓解。但如果出现重症中暑时,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昏迷、惊厥、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重症中暑,尤其热射病造成死亡的风险很大。热射病有2种类型,一种是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常见于夏季户外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快递员等。另一种是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另外,闷热不通风的室内、未开空调的车内也是经常发生中暑的场所。
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汗出,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促发风险也随之增大。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标签:
相关阅读
-
火炎焱!全国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了解到,今年6月以来(截止到22日),全 -
北京动物园发布提示 部分动物将减少外...
今天下午,北京动物园发布提示,由于北京市应急局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为 -
你好,朋友|沉浸式过节,北京的端午节...
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个端午节,京城里节日氛围十足,国内外的青年 -
香港愿意帮助年轻人迈出科技创新“第一步”
“在我看来,香港是一个非常愿意认可年轻人、愿意帮助年轻人迈出第... -
华北黄淮多地最高温突破历史极值 专家...
气象监测显示,昨天(22日)8时至16时,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共17个 -
交通部门增加增强服务举措 确保旅客出...
端午假期正是公众出行高峰,探亲、旅游、学生客流高度叠加,交通部门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