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视网消息:6月8日上午,国新办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举行发布会。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在会上介绍,目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173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形成了由台站观测、数据处理、信息服务、通讯网络、技术支持保障五大系统构成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并在京津冀、川滇闽等地区开展试点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全部竣工验收。工程投入运行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减灾作用:
一是为抗震救灾和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筑牢“第一道防线”。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将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目标区域用户紧急避险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震后数分钟通过实测地震烈度测定,快速研判重灾区分布,为抗震救灾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6.2秒,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发布了预警信息,实现了对震中及其周边地区150万人口的秒级预警全覆盖。
二是为生命线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应急处置“保驾护航“。依托地震预警终端、应急广播以及通讯专线等为高速铁路、核电站、油气管网、高坝水库等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和高层建筑、地下设施、大型综合体等民生基础设施自动应急响应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填补跨行业地震紧急联动处置服务空白,推动地震监测向地震灾害风险监测防控拓展,强化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三是为地球科学进步和国际减灾合作提供有力支持。发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传输地震监测站网优势,为推动实时地震学、实时灾害学、地震工程学的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数据信息,助力地球科学发展进步。目前,我国地震预警技术已走出国门,应用于印尼雅万高铁建设。中国地震局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强化防震减灾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减轻地震灾害风险。
下一步,中国地震局将继续完善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持续提升地震预警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规范性,拓展服务领域和效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地震安全保障。
标签:
相关阅读
-
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
目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建成15391个地 -
每日速讯:今年以来企业境外发行升温 ...
记者从证监会获悉,日前,采用备案制境外发行的首批企业,在中国证监会 -
当前速看: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6...
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我国外汇 -
力箭一号火箭的专属发射工位长什么样?...
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火箭,力箭一号的发射工位和其他固体火 -
观热点:端午节假期火车票今起开售
从6月8日起可以购买,端午节假期首日的车票啦,准备出行的小伙伴,赶紧 -
世界最新:央行公开市场开展20亿元7天期...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6月8日中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