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资讯!吉大考古团队发现距今6000多年石制蚕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通讯员 曲家伟 )日前,记者从吉林大学获悉,近期结束的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2022年考古发掘现场考评活动中,确定吉大考古团队在该遗址首次发现2枚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早期的石制蚕茧。
距今6000多年的石制蚕茧。吉林大学供图
除石制蚕茧之外,在2022年的考古发掘中,师村遗址还曾出土了石雕蚕蛹2枚,这使该遗址自发掘以来石雕蚕蛹出土总数达到6枚,另出土陶制蚕蛹1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了解,运城自古就有着“嫘祖养蚕教民于夏县”的传说。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吉大考古学院副院长方启介绍,“石制蚕茧的发现,与石雕蚕蛹共同揭示着早在6000多年前,在运城盆地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内,蚕在先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为研究中国古代养蚕缫丝技术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吉大考古师生在师村遗址挖掘现场。吉林大学供图
不仅如此,吉林大学考古团队在师村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石球”,但它们并不是趋近浑圆的“石球”,其底部有磨平甚至凹陷形制,这与蚕卵极其相似。
在师村遗址中发现的“石球” 。吉林大学供图
结合石雕蚕蛹、石制蚕茧、“石球”蚕卵等重点发现,以及2022年度该遗址主要发掘成果,方启对师村遗址聚落性质与功能提出了大胆判断。
方启认为,师村遗址很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般生活聚落,而是某大型生活聚落旁边专门以养蚕缫丝为主的原始手工业作坊聚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对方启的判断给予了肯定和支持。他说,根据现有发掘情况看,师村遗址的生活气息并不显著,以生产作坊为主的聚落遗址或者是大型生活聚落的生产劳动功能分区,这样的判定符合现有发掘区域的所示情况。
为了揭开师村遗址隐藏着的秘密,吉林大学考古团队已经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目前,他们已在师村遗址附近的辕村遗址上,完成了文物采集、地表踏查和相关勘探工作。
相关阅读
-
环球热资讯!吉大考古团队发现距今6000...
日前,记者从吉林大学获悉,近期结束的山西运城夏县师村遗址2022年... -
世界速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周年 交出...
今天(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九周年。2022年,京津冀地区... -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大果溲疏和... -
2022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130% ...
(记者王政)记者日前从工信部获悉: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技... -
当前快播:新疆史前高台遗存出土木质车...
俯瞰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高台遗存发掘现场。新疆尼勒克吉仁台... -
2023年我国将实施系列行动计划建强中医...
记者从25日在京召开的2023年全国中医药局长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