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球快讯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最大绿电制氢项目开工建设
近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中国最大的绿电制氢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得没有碳排放的绿氢。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制取绿氢达3万吨。
【资料图】
引江补汉工程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
2月18日上午,在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安乐河的引江补汉工程输水总干线出口,随着多臂凿岩台车向着隧洞内壁启动钻孔施工,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
输水总干线出口段隧洞施工区域将穿越涌水、突泥、大断裂和软岩大变形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极大,在国内外调水工程中尚无先例。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2022年7月7日正式开工。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全长194.8公里。工程建成后将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调水量和供水保证率,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为汉江流域和华北地区提供更好的水源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将推进全面节水
近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全面节水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意见》提出,到2025年,受水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控制在33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15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4以上,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超过55亿立方米,县(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
北京站原貌修缮 客运服务提质升级
1959年通车运营的北京站在2019年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期,北京站历经站内原貌修缮和客运服务的全面升级,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据了解,北京站本次遵循了“修旧如旧,尊重历史,还原本貌”的原则,对站内进行原貌修缮,使整座车站的风格、色调协调统一,将视觉色彩恢复至建站模样。同时,通过调整空间布局、维修破损墙体、更换候车椅面等,打造温馨通透的候车空间,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
此外,北京站还将“明城墙”历史元素融入到二层第八候车室的精品商业街项目,为旅客提供了文旅融合新体验,并将此前候车大厅靠窗的商铺全部撤出,释放候车面积1124平方米。
标签: 光伏产业产量
相关阅读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球...
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
“00后”挑大梁!“新农人”成农业生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先进农机... -
中肯农技合作惠民生
原先用于充饥的热带植物辣木,现在被制成代茶饮;从当地人用于刷牙... -
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中国驻乌使馆再发...
乌官方宣布将乌克兰的国家战时状态自2023年2月19日延长至2023年5月20日。 -
【全球快播报】回乡创业 大有可为
8年前大学毕业时,我本有机会谋到一份城里的工作,后来还是决定返回... -
辽上京皇城遗址发现大型建筑基址
辽上京皇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是第一批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