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焦点速看:为湿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2022-11-15 19:34:4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武汉东湖风光。

新华社记者 程 敏摄

安徽省淮北市南湖湿地公园景色。


【资料图】

王 文摄(人民图片)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部级高级别会议发布《武汉宣言》,多个湿地实地考察,近20场东道国活动……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湖北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举行,一系列活动亮点纷呈,一系列成果全球瞩目,全方位展现了中国保护湿地的坚定决心、扎实举措和辉煌成就,为全球湿地协同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履约30年成果丰硕

眼前是光影变幻、水清岸绿的大美湿地,耳畔传来呦呦鹿鸣、百鸟鸣奏、稻浪声声;按压不同的“气味盒子”,菖蒲、莲花、薄荷、鱼腥草等湿地植物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把手伸进一个个“湿地盲盒”,可以感知粗粝的树皮、轻柔的苔藓等湿地生命的多样与丰富。

11月6日,记者走进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的展厅,前来参观的中外嘉宾仿佛置身于一个变幻莫测的湿地世界,感官被完全调动起来,沉浸式体验和感知湿地的独特风景和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了解湿地发展变迁的历史和现实。

“对许多人来说,湿地的概念是模糊的,布设互动体验区,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般近距离感知湿地,了解湿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进一步增强大家保护湿地的意识。”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说。

展厅中的一组组数据诠释着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

中国湿地面积5635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以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的多种需求;

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2200多个,同时还规划将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

中国出台了国家层面的《湿地保护法》,28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湿地保护法规……

随着讲解员的引导,一幅中国湿地资源分布图在屏幕上徐徐展开。这些湿地不仅为沿海地区筑起生态安全屏障,给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还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湿地之城”魅力无限

11月5日,走进武汉东湖风景区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前来探访的记者被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所吸引:一个个湖边塘清澈见底,水草摇曳,几只野鸭在浮水嬉戏;一座“彩虹桥”横跨水面,树影、桥影和桥上的人影清晰地倒映水中;一群小学生坐在水边的石凳上,正用手中的画笔描摹眼前迷人的湿地景色。

“我们把水景搭建和水质净化结合起来,打造集生态科普与环保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武汉华侨城总经理褚云宏介绍,这里原本是废弃的“田”状鱼塘,2016年以来采取水循环设计等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治理,全园水质达到并维持在二类。

据悉,华侨城湿地公园每年从东湖泵入约87万立方米湖水,年降水量约14万立方米,每年全园净化水量达18万立方米。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沉湖国际重要湿地,长江之畔的黄鹤楼、青山江滩……《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期间,武汉向世界展现了“湿地之城”的魅力和风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湿地保护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多年来,武汉积极参与国际履约,探索特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路径。”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蔡松介绍,武汉已有湿地自然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10个,已建和在建湖泊公园71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6个,是中国拥有国家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

“冬候鸟‘先头部队’已经来了,有豆雁、反嘴鹬……最多的时候,单小天鹅就达到4900多只,附近的村民称这里为‘天鹅湖’。”近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龙苏琦兴奋地说。

在上涉湖湿地,生长着503种植物,栖息着335种动物,许多珍稀鸟类频繁出现……湿地生物们“用脚投票”的背后,是武汉市近年来全面开展生态补偿、退渔还湿、植绿复绿等保护修复湿地努力的结果。

截至2022年10月,武汉市共发现并记录到447种野生鸟类,包括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这些“湿地精灵”的到访和定居,也为“湿地之城”增添了更多魅力。

中国经验世界共享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完成各项议程,于11月13日闭幕,大会达成了《武汉宣言》《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等多项重要成果。

“很高兴看到《武汉宣言》的发布。”《湿地公约》秘书处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说,她看到了中国政府在加强立法保护湿地方面的决心。

“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已由2021年的2.2万公顷恢复到2.7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11月7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举办的“面向2030/2050的全球红树林保护”边会上,中国保护红树林的经验备受国际社会瞩目。

本次大会上,中国湿地保护的丰硕成果以及为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国际合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得到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好评和普遍认可。

“中国是全球拥有国际湿地城市最多的国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表示,中国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投入来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对中国人民、也是对世界人民的贡献。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表示,中国从立法和行政管理角度给予湿地重要的保护地位,所实行的举措世界少有,是可以被其他国家借鉴的中国经验。

穆松达·蒙巴说,从中国过去30年取得的湿地保护成就、设立的目标和湿地管理方式来看,我们可以学习的有很多,不仅是科学方法,还包括空间布局方案和立法框架等,相关经验有助于促进全球形成合力。

标签: 湿地公约类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