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资讯!新华全媒+|“我们有战胜旱情的信心”——一个基层水管站团队的抗旱决心
新华社长沙8月28日电 题:37人的坚守——一个基层水管站团队的抗旱决心
新华社记者周勉
(资料图)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三岔河镇水利管理站是洞庭湖区一所普通的基层水管站,共有职工37人。依靠21个电排、48台机组、9处低水闸,这37人服务着6.5万人和9万亩稻田。一个多月来,他们坚守工作岗位,尽力减轻旱情对群众生活生产造成的影响。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三岔河镇的一处提水作业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站长李宏君介绍,全部取消休假的37名职工被分成三组:一组12人深入村庄,负责协调水源、技术指导和疏通渠道等;一组21人每人值守一处电排;剩下4人负责信息汇总和后勤保障。
“12名包村同事每天早上7点在水管站领到任务后,会一直在村里工作到晚上8点。”李宏君说。
记者在水管站的会议室看到,一张摊在桌子上的三岔河镇水利地图已经被各种颜色的笔画得密密麻麻。由于抗旱一线时有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李宏君每天接打的电话超过150个。
有天早上布置任务时,李宏君发现站委委员周刚没有到场。他正要发脾气,知情的同事告诉他,因为连续超负荷工作,周刚胆结石发作,正在医院。原来,周刚并未向站里报备自己生病,而是每天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去治疗,工作时间依然坚守一线。
周刚在罗洲电排检查配电箱。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记者见到周刚时,他正在罗洲电排指导村民提灌。4位村民在取水口不停调整水管位置,周刚则在岸边时刻根据情况变化操作控制台。周刚告诉记者,这里共有11台潜水泵在作业,每台每小时能提水260立方米,已连续作业20多天。
随后,周刚又和同事来到合家垸村,为村民提供抗旱指导。“多亏了他们,我家种的56亩水稻才没有因为干旱受灾。”种粮农户陈伏秋说。
村民在水管站工作人员指导下调整水管位置。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一个多月前,水管站工作人员文波把孩子送到外婆家,自己则一直坚守在肖公咀泵站。泵站的作用是将虎渡河的水提到藕池河西支,然后灌溉4000亩农田。机房里,两台正在工作的电机发出巨大轰鸣声,而文波夜间就住在隔壁。
“电机每天要运转22个小时,只有晚上7点到9点关闭。”文波说,这短短的两个小时,才是她每天真正休息的时间。白天,她需要时刻盯着电机;晚上,只能在工作间隙忍受着噪音,勉强打个盹。
“我们有战胜旱情的信心。”李宏君说,因为每个人都展现出了必胜的决心。
相关阅读
-
微资讯!新华全媒+|“我们有战胜旱情的...
题:37人的坚守——一个基层水管站团队的抗旱决心 新华社记者陈思... -
世界即时看!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
8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2年7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 -
环球热议:聚向善之力,享文明之风!这堂...
弘扬时代新风建设网络文明今天,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拉开帷幕当 -
【世界快播报】网络文明看天津 | “海...
-
天天观热点:网络文明看天津|敲黑板!...
敲黑板!快来看看“互联网+医疗”的天津答卷 -
世界快消息!【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津云新闻讯:8月28日至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在国家会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