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资助工作:为寒门学子打开一扇窗
“这是我从小的梦想。”
孙川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中学。这个被网友们称作“工地少年”的小伙子,曾因“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前还在工地打工”而登上热搜,感动了无数人。2020年,他以67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专业录取。
孙川的家乡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高考结束后,他没像其他同学一样,痛快地过暑假,而是在家乡一处工地当了一个月小工,为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据了解,孙川来到北京的路费、学费都由家乡资助,在学校报到的时候,学校还给他发了爱心资助礼包。
如果说,财政教育投入系统是一台庞大的机器,那么学生资助工作就像是最接近泥土的触角,用精细的养分,滋润了一个又一个未来的花朵。
如今,越来越多像孙川这样的“寒门学子”,在实现梦想的同时,有了经济上的兜底保障。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2-2020年,我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15126.02亿元(不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和营养膳食补助),累计资助学生(幼儿)8.33亿人次。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126.0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93.41亿元,增长85.90%。
学生资助工作如何做到位,不仅在于资金数据的连年增长,还在于如何全方位、精细化的为每一个教育阶段保驾护航。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项目从少到多,资助面从窄到宽,形成了完善的资助制度安排,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两个孩子都能上大学,真是太好了。”河南省郸城县虎岗乡腰刘庄村民申见力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兄妹俩小学和中学都是主要靠资助完成的学业,2020年,他们考上了高职,于是继续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
更便利的是,郸城县在全省首家把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搬”到了普通高中,由县里3所高中现场办理贷款业务,在学生熟悉的校园,由本校教师为学生办理助学贷款。
如今,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申请额度有了进一步的宽限。
2020年起,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将助学贷款期限从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调整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万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万元提高至不超过1.6万元。
人们常把育人和育苗相类比。的确,有了良好的环境,给予充足的养分,苗子就会长得好。人也是一样,优秀的人才可能出身贫寒,但在成长道路上,会有国家资助保驾护航。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
学生资助工作:为寒门学子打开一扇窗
学生资助工作如何做到位,不仅在于资金数据的连年增长,还在于如何... -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激发民族根脉的...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1+3+9”规划体系:文化和旅游部编制《黄河文... -
1至4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4.6亿元
记者訾谦从国铁集团获悉,1至4月,全国铁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 -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17日公布的2022年4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 -
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狙击手...
在昆明第十一中学的校门口,大雨中的邹路遥举着一把大伞,为没撑伞... -
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 我国建成世界...
吴岩表示:“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 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