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第一次执行发射任务获圆满成功
新华社太原3月30日电(李国利、路俊)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29日傍晚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现首飞,同时表明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即获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这个智慧化发射场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地面各设施设备进行统一数据采集和整合,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梳理融合,实现全系统态势感知、全过程智能管控以及全流程驱动保证支持,大大提升航天发射效率和发射指挥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这次任务使用的9A工位开启了我国新一代智慧化发射场建设的征程,对下一步简化发射流程、提升发射效率、增强发射稳定性安全性意义重大。
为确保9A工位在长征六号改首飞任务中成功使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全力推动工位建设进度,创新实施边论证、边设计、边施工、边调试、边使用的“五边工程”,并组织骨干技术力量提前介入,大大缩短任务准备流程。
据介绍,这次发射任务中,9A工位改变了以往火箭临射前还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在近端操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了火箭发射负4小时无人值守,液氧煤油加注开始后,全部操作均由智慧发射系统实现远程集中控制。
火箭燃料加注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岗位。在发射场从事加注工作28年的技师吉坤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加注过程中操作手要在火箭旁开展管路连接、状态核对、软管拆卸等工作;如今,新发射工位无人值守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加泄连接器自动对接和自动脱落。
指挥大厅内,一组组数据快速汇集到智慧发射系统,将一线各系统的设备状况、人员操作情况、任务实施情况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为各指挥员决策提供科学及时的决策依据。
3月29日,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从9A工位点火起飞,直刺苍穹。“智慧发射系统更加高效,也对指挥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喊出“点火”口令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号指挥员张鑫表示。
标签: 任务发射场智慧化
相关阅读
-
我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第一次执行发射任...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29日傍晚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实现首飞,同时表明... -
浙江诸暨:一名外省来诸隔离人员核酸检...
经初步流调显示,该人员3月29日从外省乘坐G1377高铁(7号车厢05D)...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可在个...
从3月29日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个人所得税App正式上线婴幼儿照... -
【地评线】中安时评:以“农”为笔,绘...
三月,大江南北迎来一年中的忙碌时候——春耕备耕。智慧农业底气足... -
发改委: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跟着人...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
北京朝阳区小红门乡肖村降为低风险地区...
朝阳区小红门乡肖村自3月16日起升级为中风险地区,近14天无新增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