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曲晓卫:尝到“抢早”甜头
新华社大连2月8日电题:“新农人”曲晓卫:尝到“抢早”甜头
新华社记者郭翔、张博群
立春时节的东北农村依然寒风刺骨。当阳光刚刚洒满绿油油的大棚,一板板新鲜的草莓装上汽车,曲晓卫和妻子用毛巾擦去脸上的汗珠,“今天卖了312斤。”不一会儿,客商给曲晓卫的微信转来6240元。
46岁的曲晓卫是辽宁省庄河市光明山镇小营村人,“别看我是农村的,过去一点农活也不会。”不到20岁,曲晓卫就去城里闯荡,“我一直做门窗行业,在大连、青岛、北京都干过。”
“做门窗行业一年收入少说有20多万元。”但曲晓卫常年在外漂泊,他时常愧疚,不能在年迈的父母身边尽孝,不能照看子女,“我妈总说我,你就过年在家,开春之后人就没影了。”
2018年,女儿要上高中,儿子也要上初中,曲晓卫决定回乡创业,“40多岁的男人放弃一个熟悉又收入不错的行业,二次创业,这个决定很难下,但家人都支持我。”
“种草莓是因为咱们光明山镇是远近闻名的‘草莓镇’,从种植技术到销售渠道都是现成的。”曲晓卫胆子大,一上来就租了30亩地,建了5栋拥有现代化温控系统的草莓大棚,总投入120万元,“由于资金不足,我还通过中国农业银行的‘惠农e贷’贷了18万元。”
“完全从头学起,谁种得好我就跟谁学。”曲晓卫不仅跟当地的“土专家”学,还前往丹东等地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干一行就得钻一行,有时间我就出去请教,闲不住。”几年下来,曲晓卫已经掌握了从草莓选苗到种植管理的“秘籍”:“我的草莓吃起来味道绝对好。”
从12月份第一茬草莓上市到次年5月末收获最后一茬草莓,曲晓卫和妻子每天忙忙碌碌,“虽说累点,但是我们一家更幸福了,5个棚一年纯利润有30万元,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能看着父母,跟媳妇孩子在一起,一家人天天一起吃饭。”
“晚上5点,我们就到父母家吃饭,昨晚老妈炖了小嘴鱼。”曲晓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最近,曲晓卫的脑子里一直想着“抢早”。“草莓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能高出一倍。”曲晓卫在这个草莓“收获季”尝到了“抢早”的甜头,多卖了10多万元。
“我在想怎么能把冷藏苗促早栽培做得更好,草莓再提早一点上市,收入还能更高。”曲晓卫说。
标签:
相关阅读
-
“新农人”曲晓卫:尝到“抢早”甜头
2018年,女儿要上高中,儿子也要上初中,曲晓卫决定回乡创业,“40... -
春寒料峭中的热火朝天——重庆节后生产...
2月7日,重庆龙兴足球场项目建设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清扫工作,... -
挂在车厢外的“列车医生”
在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站湖东站,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全... -
教育部: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
教育部官网2月8日发布了2022年工作要点,共涉及6大类35个要点,其中... -
精准操作,一次成功!“华龙一号”首次...
2月7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组核燃料组件装入反应堆,“华龙一号”全球... -
两部门: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不纳入房地...
据央行官网8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