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助力国产雪车研制
【北京冬奥 我们来了】
光明日报北京1月26日电记者张蕾日前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由该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参与研制生产的国产雪车将亮相冬奥赛场,助力中国雪车队。
作为冬奥会的传统项目,雪车也称为“有舵雪橇”,由底盘、座舱、滑行器、防护罩、操纵舵以及制动器等组成。中国雪车队成立于2016年,2018年中国雪车运动员的身影才首次出现在冬奥会赛场。由于起步较晚,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国产雪车。
雪车的速度受重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三个重要因素影响,能够拥有为运动员量身打造的低风阻、高性能、高安全性的雪车,对比赛成绩具有决定性影响。为此,在科技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的指导与支持下,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牵头挑起了研发国产雪车的重担。那么,被喻为“冰雪F1”、时速可达150公里的雪车如何从图纸变成现实?“在这之前,我们连雪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虽然从网上看到一些图片,但对于具体如何设计、制造知之甚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周宇说。
不仅缺少设计资料,项目启动初期,国内首条雪车赛道——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尚未完全建成,国家队采购的雪车因为训练需要都寄存在国外,国内甚至找不到一辆比赛雪车可供研究参考。面对诸多困难,科研团队把一些航天先进材料和技术融合应用进来,在满足国际雪车雪橇联合会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又针对性地提出“对比赛成绩影响重大的低风阻特性”“满足国家队训练比赛的量产需求”等更高技术标准,最终突破了低风阻、高可靠的外形结构一体化设计、高抗冲碳/玻混杂复合材料、复杂翼身融合结构一体化高质量成型等关键技术,完成首辆国产双人雪车原理样机的设计、专用材料体系研制、产品研发与制造。
2021年1月,第一代国产雪车研制成型。风洞测试数据显示,在满足冬奥会比赛规范的前提下,国产雪车的风阻系数较国际同类产品降低8%。同年9月,首批第二代国产雪车正式交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相比第一代,第二代雪车的材料、工艺、重量和尺寸等均满足国际雪车雪橇联合会的标准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年产60至100辆雪车的产业化能力。”周宇说。
相关阅读
-
航天科技助力国产雪车研制
记者日前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 -
中国冰雪大篷车邀你共赴冰雪之约
中国银行·中国冰雪大篷车百场巡回25日在北京市什刹海冰场举办,不... -
“飞临”探秘冬奥场馆:林海雪原里的“...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区域,占地62 5公顷,由... -
【世界看冬奥】国际社会盼冬奥:北京是...
1月24日,北京冬奥会灯光秀“点亮”埃及开罗塔,图为一名女孩在灯光... -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举行...
1月27日上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南门外广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 -
2021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2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