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铁四代”铺就81年同蒲情

2022-01-25 07:36: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家四代人与一条“路”跨越81年的缘分。

从抗战时期的铁路破袭战,到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北同蒲铁路的有计划破袭,再到解放后,修复重建同蒲铁路,支援国家建设,直至如今第三代、第四代“父子兵”春运共同值守同蒲线……

81年间,李家祖孙四代人:李印堂、李怀礼、李斌良、李洪波,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同蒲铁路线上的养路人。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今天的万吨重载列车,这一家四代人见证了不同历史时代的铁路变迁,更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

同蒲铁路始建于1933年,北起山西大同,南至风陵渡,是一条曾燃起抗日烽火硝烟、历经沧桑巨变的铁路,至今已有89年历史,是山西南部一条重要的客货两用铁路通道。

自1940年初,李怀礼的父亲李印堂就在同蒲线轩岗火车站工作。“据父亲回忆,解放前,为避免敌人搞破坏,他曾配合民兵和几名工友,将当时的小火车头手推至宁武县馒头山村隐藏。”

1946年11月,山西原平解放后,李印堂又参加了北同蒲铁路的抢修重建工作。1949年9月1日,太原铁路管理局成立。据李怀礼回忆,父亲说从那时起,自己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工人身份。

1954年,首个春运开始。李印堂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春运的护路者。

那时,北同蒲线上牵引运用机车以斯勒5、解放6型等蒸汽机车为主,这些机车大多是历经战乱后,拼凑修复的日本机车,配件短缺、毛病不断。为此,从事护路、养路工作的李印堂和同事要尽全力保障铁路线路安全。李怀礼至今仍记得,那时父亲很忙,总是夜半被人叫走,到了春节前后,更是不得闲。

在李怀礼心中,父亲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是“爱国爱路的精神”。之后,他子承父业,继续在原平工务段做一名线路工。父亲去世前叮嘱他:一定做出点成绩来,别给爸丢脸。

“那几年真的很艰苦。”李怀礼说,当时他负责的线路地处深山,地势险峻,在全段有三“最”之说——曲线最多、曲线半径最小、坡度最大。这样的地势,经高速行驶的火车冲击,轨枕移位、铁轨磨损问题频发。

他和工友们天不亮就扛着洋镐、撬棍等工具,抬着40多斤重的压机集结徒步进山检修线路,“几十公里的线路,一步三停留,一点一点地过”。

“看线路主要是四大项:规矩、水平、方向、高低,尤其看水平度,必须趴下细细对比。”退休多年的李怀礼,说起当年的业务仍如数家珍,“全凭眼力、经验,发现问题就要赶紧修复,不然就有掉道风险,可能出重大事故。”

在李怀礼看来,养路工不容易,既要心细,还要吃得大苦。巡线都在晋西北山中,他们一行人要背水背粮,中午在山里就地烧柴,烤干粮吃,一忙就是一整天,深夜才归。“我们这条线在全局是出了名的难,可大家干劲也足,评分总是全段第一”。

在家里,李怀礼自豪地向记者展示起获得的荣誉证书,一提包的各式奖章、奖状,铺满整个沙发。

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李怀礼曾一年晋升两级工资,特别是曲线计算、简易拔道技术比武,当时获全局第一。直至1997年李怀礼退休,在他和工友的悉心守护下,他所在的北同蒲铁路线轩岗车间管内线路平安度过了29个春运。

20世纪80年代,中国蒸汽机车开始向内燃机车转型。1992年,北同蒲铁路全部废除蒸汽机车牵引,改由内燃烧机车、电力机车牵引,这一线路成为当时晋煤外运的主要干线、晋北地区唯一一条北上南下的客运大动脉。

1997年,李怀礼将工作的“接力棒”递到儿子李斌良手中,与之同时交接的,还有他自己记录、珍藏多年的工作笔记。

此后10年间,中国铁路先后经历6次“大提速”。20世纪末,铁路平均时速仅五六十公里,到第六次提速完成,主要干线开始以时速200公里运行。

“现在的轨道无论重量、质量都比过去好太多了。”李怀礼说,从枕木到混凝土轨枕,再到如今的轨道板,材质、厚度和宽度变化的背后,是速度与承重要求的提升,是科技创新的体现,“线路好,火车就能拉得更多、跑得更稳”。

如今,李家第四代铁路人、90后李洪波,开始与父亲李斌良并肩作战,成为原平工务段轩岗线路车间年轻的工区班长之一。今年春运,他们担负着该车间长畛工区14.6公里正线线路的养护维修任务。

“火车对线路精度要求极高,我们干的活都是‘毫米级’的。”长畛工区弯道、隧道多,坡度大,再快的列车到了这里时速都要降速至60公里左右,列车行进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冲力,这对李洪波和他的工友提出了更高的作业要求。

他们的“天窗维修点”往往从深夜开始。晋西北的冬夜,滴水成冰。在4小时内,李洪波和工友要精神高度集中,沿着铁路线,每走几步就要俯身细看,紧盯每一根轨枕和每一颗螺钉,“为了列车安全运行,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这不是我一开始最想干的。”“铁四代”李洪波曾有过一番思想斗争。他从小就知道父亲工作艰苦,常不着家,春节更是难得团圆。但爷爷李怀礼讲的都是铁路工作的好,在爷爷“高度关注”下,李洪波最终选择与父辈同行。爷爷很开心:“我们全家都是工务人,这娃娃我看是入对行了,干得不错,比我进步快。”

待今年春运结束,李洪波的父亲李斌良也将退休,这是父子俩共同值守的最后一个春运。“现在我的想法变了,工务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全,家族传下来的‘接力棒’,我既然接了,就要接好、干好。”李洪波说。

标签:

相关阅读